金融时报发文称,在中国政府加大对金融机构使用加密货币的打击力度之后,比特币暴跌至2月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5月18日晚间,央行下属三大协会联合发文,称加密货币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是真正的货币,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会员单位不得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并建议广大消费者不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
金融时报文章作者认为,该公告反映了中国政府正在限制机构参与加密活动。
文章援引了品诚梅森律师事务所驻香港合伙人Pal Haswell的评论,三个出发点导致中国政府要“整治”加密货币:
一是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二是防止资金外流;三是防止消费者上当受骗。
这篇文章还提到了普华永道加密货币全球主管Henri Arslanian的观点,他认为,其他国家很有可能效仿中国的监管措施。但是,无法阻挡的一个趋势是,机构投资者拥抱加密世界的步伐不会放缓。
与中国大陆的严格监管相反,Haswell认为,香港的氛围很开放,而且加密市场正在不断增长。
在美国,散户投资加密货币的途径更为广泛,高盛和摩根大通也在探索向部分客户提供加密投资渠道。
文章作者还提到了2017年中国紧急关停加密交易所的“九四”事件,暗示此次大跌也与央行的“铁拳”密不可分。
然而,中国央行从未允许机构在国内参与加密交易,5月18日的公告只是再次重申了这一点。关于比特币的定价权,行业人士大多认为已不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