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Z 9个越南账号已到”、“全网最高价收BZZ”“最后260枚,要的速度私聊”...... 朋友圈这几天充斥着参与抢购BZZ的身影。
6月15日,Swarm因为在Coinlist代币(BZZ)公募火爆,热度持续至今。
如今Swarm主网已经上线,但有很多“局外”人仍然一知半解,这又是什么项目,为什么感觉全网都在抢购?莫非又要错过几个亿?
本文将从客观角度解析Swarm项目,分析其运行机制和经济模型,以及Filecoin、Swarm等这类去中心化存储项目为什么如此受到关注。
1、BZZ到底有多火?
首先来看一张图。
这是6月14日晚上,等待着准备参与抢购的用户准备的N个Colinlist账号。
6月15日凌晨1点,Swarm项目代币BZZ在Coinlist公募。根据规则,这次公募只分发517万多枚BZZ,每枚价格按1.92美元销售,每个账号最多可购买500美元。有消息称,当晚全网大概有150万账号在抢购BZZ,但最终大概仅有2万账号可以成功。
由于中、美、加用户不能注册Coinlist账号,不少中国用户购买了几十个认证为越南用户的Coinlist账号参与抢购,一时间仅“账号兜售”便形成巨大的财富效应,以致于听说Coinlist提币可能都要“扫脸”验证身份了。据消息称,6月16日,已经有投资者开始兜售抢到BZZ的Coinlist账号,开价3500刀,最高开价7500U。这躺赚的生意,叫人眼红。
不过,话说回来,愿意这么高价买“中标”账号的人,肯定是看好Swarm(BZZ)未来的价值,坐等BZZ上线暴涨。
在主网上线前,不少小交易平台销售BZZ的期货,价格在54-916美元不等,这给了BZZ很多想象空间。但这些价格大多是虚高,投资有风险。6月21日晚,Swarm主网启动后,欧易OKEx上线BZZ并开放交易。按照当前行情16.79美元计算,公募抢购者直接可以获得774%涨幅空间。而按当前市价,BZZ的市值已达10.49亿美元。
2、Swarm为什么火遍全网?
Swarm是一个建立在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存储与分发系统,即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存储项目,主要负责给以太坊存储链上数据和提供带宽。BZZ是Swarm发行的功能性代币,矿工为网络提供存储和带宽,Swarm为矿工提供BZZ代币激励。
这一点看起来与同为分布式存储项目的Filecoin十分相像,但与Filecoin不同的是,Swarm不但有存储功能,还是一个无需许可的信息发布平台,能够实现信息传递不可追踪且匿名浏览。而这一点也要求Swarm的每个节点除了硬盘,还需要庞大而稳定的带宽支持,这是与Filecoin等其他分布式存储项目最大的区别。
而Swarm为什么这么火,猜测有这么几点原因:1、作为以太坊基金会投资的项目,Swarm被带上了以太坊官方的标签而自带光环;2、主网启动时间点前后,空投活动吸引了大量用户造势;3、Filecoin的前例打开了大家对分布式存储赛道的前景与空间的想象。4、以太坊的数据存储和分发的确需要一个去中心化的解决方案。
据资料显示,Swarm的投资机构有以太坊基金会、Bitcoin Suisse、Alphemy Capital、Bitscale Capital、DFG、KR1、Hashkey、 NGC Venture、了得资本、P2P Capital、Waterdrip Capital 、White Paper Capital和YBB Foundation LTD等多家知名机构。
且据称,当时以太坊的CTO Gavin Wood提出构想,计划让以太坊承担计算功能,Whisper(数据加密交互协议)和 Swarm分别提供通讯和存储功能。
Swarm可谓是不仅承载着以太坊智能合约“运行”的职责,还被认为与以太坊智能合约、Whisper一起共同背负起以太坊web3.0愿景的使命。
由此可见,Swarm的背景光环之“伟大”。
3、Swarm的运行(奖励)机制
在Swarm的背景下,存储和带宽是两个最重要的有限资源,这在其激励计划中得到了体现。
1)存储激励
Swarm的存储空间受到所有单个节点对网络的存储贡献之和的限制。这块是随着应用和数据上传量的增加而逐渐大的,用邮票的机构越多,单节点的收益就会增加。当然,存储节点可以决定要保留什么内容以及要忽略什么内容,从而以保留最有价值的那些块的方式分配存储空间。
2)带宽激励
用户可通过 Swarm 的客户端软件 Bee 搭建好节点,并与其他网络参与者的节点进行交互,将私密和安全的内容上传以构建一种带宽交换带宽的信任关系,它们会保持消耗和接收带宽的分数。这一块在前期是主要收入来源,综合所有节点的带宽,部署的节点越多,全网的带宽就越大,单节点的收益就会增加。
3)发现奖励
对于分布式网络而言,正常工作的节点越多,网络的健壮性越高,从单节点自身利益出发,为其他节点提供节点发现的消息转发,能够在自身连接减少的情况下,保持更好的连接质量。这个奖励指的就是用户可以通过发现 P2P 网络中新节点的加入,为网络中节点建立与新节点连接的过程。
4、BZZ的代币经济模型
首先区分与Swarm相关的几个币的作用:BZZ是Swarm的功能代币,用于带宽和存储激励。XBZZ是发行在xDai上1:1的BZZ代币,qBZZ是部署Swarm的启动币,gBZZ是水龙头测试币。
(在空投测试阶段,网络中会随机确定刚好35个 "蜂后节点"(qBZZ节点),与这35个qBZZ节点交互获得的支票(即qBZZ)才是有价值的,在空投结束后,支票可以通过一定比例兑换BZZ币。)
这里主要介绍BZZ的代币模型。
根据官方介绍,BZZ初始发行量为6250万枚。其中,早期代币销售和公开发行占50%,团队占20%,生态拨款占10%,DApp补助金占10%,基金会占7%,捐赠占3%。
6月21日主网上线之后,除了公募的570万枚和空投的100万枚,其余代币都会全部释放。
目前 Swarm 的 BZZ 分别会在以太坊主链和 xDai 侧链上发行,主链与侧链上的BZZ是1:1的映射关系,两边通过桥梁连接(为了区分,我们将在 xDai 上发行的 BZZ 称为 XBZZ )。当用户需要上传数据时,需要在 xDai 链上购买邮票,然后通过桥梁将邮票兑换成以太坊主链上的 BZZ,而购买的邮票在上传文件后会有一定数量的XBZZ会被销毁,对应的BZZ也会被销毁。因此,Swarm协议使用的人越多,销毁的邮票、代币也会越多。
xDai 侧链主要用于节点部署和节点运营,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BZZ功能合约都部署在侧链上,而以太坊主链主要用于二级市场流通或者收益。之所以选择部署在xDai上是因为考虑到以太坊的高Gas费和效率问题。
此外,BZZ的代币是增发的,其模型遵循 Bonding Curve 机制,即联合曲线。本质上这是一个根据“BZZ供应量和价格变化”自动调整的智能合约,它控制BZZ的铸造和销毁。其目的旨在保障BZZ代币体系的稳定性。
为了让币价与流通量保持固定的函数关系,Bonding Curve 还被赋予了类似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功能,用户可以将 BZZ 代币存入并得到抵押品,反过来存入抵押品可以换取 BZZ 代币。在这个背景下,链上交易的 BZZ 与中心化交易所的 BZZ 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套利空间。
5、分布式存储项目为什么备受关注?
无论是Filecoin还是Swarm,他们的定位都是为了颠覆现有的中心化互联网而存在的底层基础设施,并以代币来激励整个生态的运行。当然分布式存储项目还有很多,比如Bittorrent、Crust、Arweave、Sia、Storj等等。Swarm与其它存储类项目相比,其生态建设更偏重于计算和节点的交互,而不在于存储、硬盘大小。若仅拿Swarm和Filecoin对比来看的话,Swarm 的生态建设原理更偏重于计算和节点的交互,Swarm的优势在于有以太坊强大而成熟的生态支持,加上可以获得以太坊上Dapp流量的加持,在落地方面有天然优势,不足在于对以太坊依赖性比较强;而Filecoin的优势在于社区共识非常强大,技术实力也比较突出,不足则是在于目前还未做到既存既取,封装的数据多为垃圾数据。
分布式存储市场近两年崛起且非常之火热,有这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市场需求,而是市场前景。
先说市场需求。长期以来,我们所处的互联网世界都饱受中心化数据管理的诟病,数据主导权被剥夺和滥加利用。不管是阿里云还是亚马逊,都是属于第三方托管服务器,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导致整个网络瘫痪。在区块链技术诞生之后,这一局面得到很大改变。但是随着网络发展的壮大,区块链网络同样也会陷入类似的困境。即便是以太坊也一样。
根据 Ethernodes 的数据显示,62.94% 的以太坊节点托管在第三方云服务器上。这 62% 中有 28% 左右的节点在亚马逊云服务上运行,其次是谷歌云,占所有节点的7.41%,接下来是杭州阿里巴巴,占所有节点的5.15%。毫无疑问,这有违去中心化的初衷。
托管在云服务器上的以太坊节点分配
但这也不是加密社区第一次对节点运行在中心化的云服务上表示担忧了。有一些加密交易员对比特币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大多数比特币节点也在亚马逊云服务上运行。但比特币节点在网络上分布得更广。
不管怎样,没有疑问的一点是,对于现在无论是中心化世界还是区块链世界,一个好的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都是迫在眉睫。
再说市场前景,根据IDC预测,中国存储市场在2020年全年仍将保持正增长,到2024年中国分布式存储市场规模将达到24.6亿美金。从细分市场来看,分布式存储已经成为支撑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工作负载的主流存储形态。
所以这就给了很多项目发挥的空间,也给大家提供了很大的想象力。这也是这两年分布式存储明星项目Filecoin非常火热的原因。